钟泽彬先生专访
   非常感谢我们瑞联科技的总裁钟泽彬先生Jack Zhong能够在百忙中抽空接受瑞联电子刊物《iCom瑞联人》的采访。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谈谈上海非税项目。

    《iCom瑞联人》:瑞联科技是在2004年7月接下了上海的非税项目,这样大的项目,肯定吸引了财政行业的众多大公司,可是当时我们却能够在那么多大公司中脱颖而出,顺利实施项目,圆满完成任务。您能谈谈当时遇到哪些比较强的竞争对手吗?
    Jack:当时东软和用友以及上海本地的几家软件公司都参与了这个项目。东软和用友是国内在财税领域的软件巨头,在全国都是赫赫有名的,在财政行业实力非常雄厚,而上海本地的几家软件公司则占有地利和人和。而我们瑞联刚进入非税领域,在上海更是没有任何的市场名气。

    《iCom瑞联人》:为什么我们可以打败这些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
    Jack:我们有两大优势:
    一、客观上:我们有既成的产品,是基于J2EE,采用B/S结构实现非税收入管理的先进产品。我们不仅有成功经验,还对非税业务非常精通而且有深刻理解。
    二、主观上:
    1、我们有预见性。早在上海启动非税项目之前,我们就预见到非税收入管理必将面临改革,实现非税收入信息化是一项有利于政府、有利于社会、方便群众的好措施。于是我们做好准备,自主开发了南海非税收入业务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国第一家采用B/S结构实现实时在线收费的非税系统。等机会来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捷足先登,牢牢把握住机会。
    2、我们勤奋,肯吃苦,又“不笨”。
    仅仅有预见性是不行的,就是说,只是想到了而不去做,不去作出一番努力是不行的。机会总是垂青既勤奋又“不笨”的人。
    总的来说,在客户面前,瑞联的团队不但体现出对业务精通,对业务了解得深、透和细,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具有深厚功底,而且我们整个团队对客户的服务态度和专业形象给客户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iCom瑞联人》: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发这个项目的?当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Jack:我们是在2004年7月底启动这个项目的,当时上海正值酷暑,38~40℃的高温环境,而我们只有4,5个人的先头团队。除此之外,我们还遇到了很多困难:
    一、来自客户的不确定因素。
    前面说过了,当时我们刚进入非税领域,在上海更是个无名小卒。客户对我们能否在短短的两个月内确保完成上海市政府的要求并在10月1日上线相当怀疑,而且我们没有合同的保障。
    二、客户未能提供比较完善和详尽的资料或者需求说明。We have to start from nothing or zero!我们只能从零开始。开发周期短,可是技术难度非常大。
    我们运用成熟心理和聪明才智,与财政厅客户、代收银行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客户进行艰难的商务谈判,并抓住一切机会展现我们公司的实力,最后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三、在上海,我们没有任何的软件开发人员,没有运作基础。
    这里的运作基础是说,我们没有足够的办公场所和后勤支持,几乎什么都没有。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方面,我们不计成本地从广州调动人手到上海,把参与南海、省厅系统的有经验的人员调到上海,全力支持上海的研发。另一方面,我们在上海本地招兵买马。当时,全体员工都行动起来,就连我都参与到文档管理中。

    《iCom瑞联人》:听一些老员工说,当时开发时间特别紧,开发人员连续几天加班,还在墙上挂了一条横幅,这横幅上写的是什么?
    Jack:哪止连续几天加班,开发人员是连续几个月加班。很多开发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早上8点多上班,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离开办公室,午饭和晚饭都是在办公室里吃的!没有星期六和星期天!有好几个星期,所有的技术骨干每天都要工作超过18个小时!作为公司的CEO,我为我们瑞联有这样的团队而感动和自豪!
    横幅哪止挂了一条,墙上都挂满了,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抗高温,誓保十月一日上线”。你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是怎样艰难而又士气高昂的情形。

2006-09-28
下一页>>
   
Copyright 2006 版权所有 瑞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Baidu
sogou